未造袄字以前,诸书悉以天神二字代用,既有袄字而后,诸史《西域传》悉用袄字,不复称天神。其仍称天神者,必另有所指,非火袄也。如两《唐书》《大食国传》之天神是。

通典》卷一九三“康居”注,引杜环《经行记》:康国在米国西南三百余里,一名萨末建,土沃人富,国小,有神桐名袄(或作被);诸国事者(诸或作诣)本出于此。

社坏为杜佑族子,曾随高仙芝西征;宝应初(西七六二),因贾舶自广州归国。其述外国火袄,已用袄新造字。

大中中(西八五○),段成式撰《酉阳杂俎》,述西域事,亦用字、卷四、孝亿国界,周三千余里,举俗事袄,不识佛法,有祠三百余所。

同卷十:俱德建国乌浒河中滩流有火袄祠。相传袄神本自波斯国,乘神通来此,常见灵异,因立袄祠;内无像,于大屋下置小舍,檐向西,人向东礼。

祆祠三百,《西溪丛语》引作三千,《太平广记》四八二引作三百;《四库提要·子部·杂家类·存目二》引此文,不检原书,亦循《西溪丛语》之误。国界仅三千里,有袄祠三千,是一里一袄祠,抑何密也?十里一祠,尚为近似。人向东礼,拜日也。

旧唐书》卷一九八:疏勒国俗事袄神。(《新唐书》卷二二一上作俗柯袄神)

同卷:于阗国好事袄神。(《新唐书》作喜事袄神)

同卷:波斯国俗事天地日月水火诸神,西域诸胡事火袄者,皆诣波斯受法焉。其事神以麝香和苏,涂须点额,及于耳鼻,用以为敬。又叛逆之罪,就火袄烧铁灼其舌。(并见《唐会要》卷一○O,《太平寰宇记》卷一八五)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康国祠袄神。

同卷:波斯国祠天地日月水火。祠夕,以麝揉苏,泽形颜鼻耳。西域诸胡受其法以祠袄。

凡此皆唐时史籍用袄字之例也;惟火袄教贵清净光明,故祠日月星宿及火,然并无祠地及水之事。新、旧《唐书》连类及之,应加纠正。

唐时著述之用袄字,既如上述,然其例只限于外典,内典中尚罕见。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于波刺斯(波斯)之袄教,但称为天祠甚多,而不称为袄祠,与其他供大自在天之天祠,直无区别。武后时释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述飒末建国之袄教,亦只言“其王及百姓,不信佛法,以事火为道”;而不称其事火袄。惟清光绪季年,敦煌发见遗书,发见有《外国记》残卷,罗振玉据《一切经音义》卷一百,定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其中有“从大塞国已东,并是胡国,即是安国、曹国、史国、石骡国、米国、康国等,虽各有王,并属大寔所管。此六国总事火袄,不识佛法”之语。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皮革事》卷上,亦有“受用之具,皆悉施与村中祆祠”之句。是唐代袄之新造字,已行用于内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