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外教之入中国,火袄而外,尚有大秦、摩尼、(或作末尼)回教等三种。回教唐代未大盛,记录绝少;惟火袄、大秦、摩尼三教,均原自波斯,学者每混而为一。其间分辨明晰者,唐有韦述、舒元舆、李德裕等,宋有王溥(《唐会要》)、宋敏求、张邦基等;若唐之杜佑,则分析不见明了;宋之赞宁姚宽宗鉴志磐,则尚无辨别诸教之知识也。

因述火袄,不得不兼述大秦、摩尼。大秦在唐代,本名景教,为基督教之别派,所谓聂思脱里派是也。聂思脱里倡异说于刘宋元嘉间,其说不容于西欧,乃转而传播于波斯及中央亚细亚,唐贞观九年入中国,寺称波斯寺。波斯灭后,天宝四年改称大秦寺。以其寺名大秦,故人又称其教为大秦。是大秦寺、波斯寺,一也。

摩尼则起于西历后二百余年,在后汉建安中,波斯人摩尼取火袄教、基督教、佛教而折衷之,别成一教。武后时入中国,为回纥人所信奉。唐中叶数借援兵于回纥,其教遂挟回纥人之势力,颇盛一时。其教与佛教相类,开元二十年曾诏辨明之。其教又与火袄相类,《佛祖统纪》且称之为末尼火袄。至南宋末,尚有传习之者,实与火祆是二非一也。(详见(摩尼教入中国考》)

唐时火袄与大秦、摩尼相异之点,有一显而易见者,即大秦、摩尼二教,均有传教举动,且翻译经典,流传于世,故奉其教者,有外国人,有中国人。火袄则不然,其人来中国者,并不传教,亦不翻经:故其教只有胡人,无唐人。近年敦煌发见大秦、摩尼二教经典,各有数种,而火祆教经典独无闻,此其证也(近日本世界圣典全集刊行会新译有火袄教经名(阿威士陀经》已出版)。又大秦、摩尼寺均称寺,而火袄祠独称祠,间有称庙者,亦隐与大秦、摩尼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