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曾亲至中国之说,吾人不信。摩尼教之始通中国,以现在所见,莫先于《佛祖统纪》所载之唐武后延载元年。
《佛祖统记》卷三九:延载元年,波斯国人拂多诞(原注:西海大秦国人)持二宗经伪教来朝。
延载元年,为西纪六九四年。何以知此为摩尼教?则以今京师图书馆所藏之摩尼教经残卷中,有拂多诞之名,及二宗义之说,曰:慕简拂多诞等,于其身心,常生慈善,柔濡别识,安泰和同。又曰:法主慕阇拂多诞等所教智惠,(慧通)善巧方便,威仪进止,一一依行,不敢改换,不专己见。玩其词义,拂多诞者非人名,乃教中师僧之一种职名,位在慕阇之次者也。《二宗经》今不传。余疑京师图书馆之摩尼教经,即《二宗经》,惜已缺其前后题,莫由断定。然其中言明暗之旨甚悉,且二宗之名凡二见。其言意树,有曰:其树根者自是智惠,茎是了二宗义,枝是明法辩才。其言信心,又有曰:信二宗义,心净无疑;弃暗从明,如圣所说。
明与暗,即二宗义也。惟摩尼教崇二宗之说,亦惟摩尼教有拂多诞之称,其人又来自波斯,故可断定《佛祖统纪》所指之伪教为摩尼教。既曰波斯人,原注又称为西海大秦国人,著者混大秦波斯为一也。(详见《火袄教入中国考》)
《册府元龟》卷九七一,又载:开元七年(西七一九)吐火罗国支汗那王帝赊,上表献解天文人大慕阁。其人智慧幽深,问无不知。伏乞天恩唤取慕阁,亲问臣等事意及诸教法,知其人有如此之艺能,望请令其供奉,并置一法堂,依本教供养。(并见卷九九七及《太平寰字记》卷一八六)
此不言为摩尼也,然因有慕阇之特别名词,又可据京师图书馆摩尼教经断此为摩尼教。京师图书馆摩尼教经,慕阇之名凡五见。除上述与拂多诞并举外,卷末有曰:尔时会中诸慕阁等,闻说是经,欢喜踊跃,叹未曾有。又曰:时慕阁等顶礼明使,长跪叉手,作如是言。又曰:诸慕阇等又启明使,作如是言。慕阇品级在拂多涎上,所谓大慕阁也;唐李肇《国史补》,称为大摩尼;其小摩尼,即拂多诞也。吐火罗国所献之解天文人大慕阁,为摩尼教法师,毫无疑义。摩尼精天文,故摩尼教徒亦善天文。亚古斯丁为摩尼教徒时,亦曾研究天文,见其所著《忏悔录》。近广学会出版亚古斯丁《忏悔录》,(名《古圣明心》)译摩尼教为阴阳教,译天文为星学。《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贞元十五年(西七九九),四月丁丑,以久早令阴阳人法术祈雨。所谓阴阳人,即摩尼法师。阴阳云者,明暗也。《唐会要》卷四九“摩尼寺”之条:贞元十五年四月,以久旱令摩尼师祈雨。同一纪事,《旧唐书》谓为阴阳人,《唐会要》谓为摩尼师。摩尼师慕阁之解天文,又多一证。吐火罗王信仰摩尼教,并欲以其教介绍于中国皇帝,盖一热心摩尼教之人也。
中国摩尼教,始来自波斯,继来自吐火罗,不满四十年而遭禁断。
《通典》卷四十注,载开元二十年(西七三二)七月敕:末摩尼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宜严加禁断。以其西胡等既是乡法,当身自行,不须科罪者。(并见《僧史略》卷下,乡作师,罪作罚。又见《佛祖统纪》卷四十及卷五十四)
末摩尼之名之见于汉文载籍者,此为最始。此以前但称拂多诞,但称慕阁,此云末摩尼,盖以教祖之名名其教也。后此或称摩尼,或称末尼,数见于《僧史略》、《佛祖统纪》等。开元二十年,去延载元年,才三十八年。此三十八年间,其教之流行,已有明令禁止之价值,其盛可想。曰“妄称佛教”者,以其所翻经典,常有佛典通用术语也。口“诳惑黎元”,则中国人已有信奉之者矣。许外国人自行,而不许中国人信奉,二千年来,外教之入中国者,其始胥如此,不独摩尼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