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有摩尼,虽不始于回鹘,然回鹘势力入唐之际,正摩尼教得志回鹘之时。唐人与回鹘交涉频繁,摩尼教在中国之势力,遂随之膨胀。今试列举其有关系诸史料如后。

册府元龟》卷九七九:元和十二年,回鹘又遣摩尼八人至。

其言又者,不自此始也。《白氏长庆集》卷五七,《翰林制诰》有《与回鹘可汗书》,其末段云:其东都太原置寺,此令人勾当,事缘功德,理合精严,又有彼国师僧,不必更劳人检校。其见撚拓勿施邬达干等(《全唐文》卷六六五干作於),今并放归。所令帝德将军安庆云,供养师僧,请住外宅,又令骨都禄将军充检校功德使,其安立请随般次,放归本国者,并依来奏,想宜知悉。今赐少物,具如别录。内外宰相及判官摩尼师等,并各有赐物。至宜准数分付。内外宰相官吏师僧等,并存问之,遣书指不多及。

东都太原置寺,系元和二年事(见第六章)。书中屡言师僧,摩尼师僧也。言回鹘必及摩尼,赐物及之,存问亦及之,以摩尼为回鹘所信奉也。欲利用回鹘,不得不利用摩尼。《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云:元和八年十二月二日(智超按:《旧唐书》误,应为十二年二月),宴归国回鹘摩尼八人,令至中书见宰官。先是回鹘请和亲,宪宗使有司计之,礼费约五百万贯,方内有诛讨,未任其亲。以摩尼为回鹘信奉,故使宰臣言其不可。

此明欲利用摩尼以左右回鹘也。回鹘有大事,必与摩尼俱。同书同传又云:长庆元年(西八二一)五月,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于鸿胪寺安置。又:会昌三年(西八四三),乌介去幽州界八十里下营,其亲信骨肉及摩尼志净等四人,已先入振武军。河东刘沔率兵奄至,乌介惊走。又《新唐书》卷一七○《王锷传》:锷为河中节度使,会回鹘并摩尼师入朝,锷欲示威武倾骇之,乃悉军迎,廷列五十里。

无论来朝,无论去国,非摩尼不成行。其敬重等于宰相都督,其亲信等于骨肉,其关系可知也。所以回鹘在唐之盛衰,即摩尼在唐之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