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风的定义

台风是一种热带旋风。凡是两种不同方向的气流或是流水遇到一起,便会成功旋流。旋流转动的方向,可以作顺钟向转,如图一甲,也可作逆钟向转,如图一乙。前者称为顺转,后者称为逆转。在台风范围以内,风向是逆转的。因为旋转的力量,就发生离心力。好像江河中的涡流,旋转便会使涡流中心的水凹下去,即涡心要比四边低一点。同样地,空气中的旋流,因为转动的关系,也会使中心气压降低。台风也是一种低气压。它的范围比起江河中的涡流,或是马路上能见到的旋风要大得多。江河中的涡流普通直径不过是几尺到几丈。台风的直径在热带内可自一百六十公里到三百二十公里,走到温带里还可以扩充到一千公里,和普通温带里的风暴一样庞大。

1.jpg

图一 甲、顺转旋流 乙、逆转旋流

二、台风的成因

台风如何会成功的呢?原来地球上赤道附近受到阳光最烈,所以一年中的平均温度也是以赤道附近为最高。空气热了就会向上升腾,南温带和北温带里的空气就会有向赤道奔腾的趋势,使地面上赤道以北热带内多北风,赤道以南热带内多南风。但是因为地球自转每天自西向东一周,这地球的自转使风向发生转变,在北半球风向有偏向右的趋势,在南半球有偏向左的趋势。这称为地球自转的偏向力。简单地可以用图二来说明。图上北是代表北极。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在图上甲地方发南风,空气向一定方向吹去,吹到乙地方,这南风已经变成西南风了。又如在丙地方吹的是北风,这空气循了一定方向吹去,可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吹到丁地方,便成为东北风了。所以说,在北半球风在空中吹久了,有向右偏的趋势。同样地也可说明,在南半球地球自转,有使风转向左的趋势。

2.jpg

图二 地球自转对于风的偏向力

说明了地球偏向力以后,我们再来讲地球上的风带。上面已经说过,地球上赤道两边的风统统向赤道附近区域吹来。照理在赤道以北在北热带内应该是北风,在赤道以南在南热带内应该是南风。但为了地球自转发生偏向力的关系,北热带内风向是东北,称之为东北信风或贸易风,南热带内风向是东南,称之为东南信风或贸易风(如图三)。而因为冬夏春秋四季的变动,地球各处上的太阳在天空位置的高低既有不同,风带亦随之而有移动。北半球夏季的太阳走向北,风带亦随之而移向北。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一经跨过赤道,便慢慢地有转向右边的趋势,不久便会变成西南信风,如图四所示。这西南信风和北半球原有的东北信风相遇到了,正是针锋相对,便会发生旋流。若是四周的环境适合,就会在太平洋中发生台风了。台风在大西洋中称“Hurricane”,在印度洋中称“Cyclone”。

3.jpg

图三 地球上的风带

4.jpg

图四 北半球夏季热带之风向

三、台风四周和气压的分布

台风既是涡动,它的中心气压最低,风就环绕这低气压的中心而旋转,如图五。越到中心,风力越大。空气环绕着中心愈强,发生的离心力亦愈大。气压有时可以低到700毫米以下(海平面气压平均为760毫米)。世界上所有海平面上的最低气压、最大风力和最密暴雨,统是在台风中造成功的。台风四周风向的分布,使空气旋转不已,其中心的低气压便不容易消灭,而且有时使之程度加深,范围扩大。若是我们在台风附近以背向风而立,则台风中心便在我们的左手边。若从我们立足点到台风中心划一直线,这线与风向将成120度到135度的角度,如图五。

5.jpg

图五 旋风附近风之分布

四、台风向前的行动

除掉台风四周的流动以外,台风本身也在向前行走,好比江河中的涡流,除掉涡流内的水沸腾似的旋转着以外,涡流也正在随着江河滚滚而下。涡流随着江水的流动,所以向下。台风随着空气的流动,所以在热带走向西,在温带走向东。它前进的速度也是随空气流行的速度而定,在低纬时走得慢,到纬度较高的地方就要迅速得多。在北纬五度至十度时,台风前行的速度不过每小时五公里至十公里;到北纬二十度时,就可增加到每小时二十公里;到温带内速度更来得快,和普通温带风暴的前进速度就差不多了。

五、台风的发源地和路径

大部分的台风发源在太平洋中加罗林群岛左近,北纬五度到十度,东经一百三十度到一百六十度这区域。也有起源于菲律宾以西的中国海的,但为数较少。起初只不过是微弱的低气压。如果环境适宜,四周的气流合于发展,这台风的范围就慢慢地扩大,气压就慢慢地减低,等到行近菲律宾时便可成为正规形的台风了。在夏秋二季,自五月到十一月,台风经菲律宾附近可向西北在海南岛或广东沿海上陆,或直指台湾再向闽浙登陆,也有经琉球到长江下游登陆的。台风一到大陆上,因为地面阻力比海洋大得多,风力就慢慢减小,中心低气压就逐渐变弱,不久就消灭了。一部分台风到达了温带里,它的方向就转了,前往日本、朝鲜或太平洋中。台风的路径好像抛物线状,如图六,其转弯点在北纬二十三度到三十五度,东经一百二十度到一百三十度。它的路径很受太平洋高气压中心地位的影响,遇到高气压的时候,台风便须绕道而行。

6.jpg

图六 台风进行路线和台风范围内风之方向

六、台风的季节

亚东的台风可说是只限于夏秋二季。在冬季半年,自阳历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很少有台风出现。因为那时太阳直射到南半球的热带上,风带南移,东南信风很少有机会能跨过赤道而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遭遇的。自五月起,菲律宾群岛上就可受到台风的侵犯。一到六月,台风便可影响到台湾和广东、福建二省的沿海。七八月里台风便可侵入长江下游或长驱到朝鲜,山东、辽东两半岛亦可遭殃。这是台风肆虐于大陆的鼎盛时期。到了九月台风便多东趋日本或向闽粤沿海上陆了。十月间台风的活动更向南退到菲律宾、安南,或向北去日本。以上是就一般而论,也有很多例外。有五月间台风就到台湾、华南或九月间就侵入长江下游的。

七、台风的数目

太平洋中每年台风的数目平均自十八个到二十个。此处所谓台风,乃限于发达已达相当程度的热带风暴而言。在台风范围以内,风力必须达到每小时四十英里以上才可称作台风。台风的数目以八月为最多,平均每月四个以上。七月次之,约每月三个半。九月、六月又次之。侵入我国境内的,年年有之,以台湾及闽、粤沿海为最多,浙江温、台各属次之,长江下游、山东、辽东半岛亦偶遭殃及。台风数目的多少,也要看太平洋高气压的情形而定。在夏秋之交高气压如特别发达,它的范围可扩充到日本以南琉球一带,那么台风的数目就会减少。反之若太平洋高气压势力微弱,台风的数目便要增多。

八、台风的危害

在正规的台风范围以内,风狂雨骤,所以往往造成巨大的灾荒。每秒钟三十公尺(每小时六十六英里)的风速在台风中是常有的,甚至有达每秒五十公尺(每小时一百一十英里)以上的。随之而来尚有倾盆暴雨,二十四小时内降二百毫米(八英寸)的雨不算一回事。在农村里便使田亩顿成泽国,吹倒成抱的大树,淹坏数十万亩的禾苗。若遇城邑乡镇,便飞瓦倾檐,使成千成万的老百姓日夜无安身之所。海洋中的渔舟帆船遇到台风摇荡倾覆,绝无幸免之理。历史上台风的危害,不可胜计。最近本年七月底的台风于二十四日在宁波上陆。二十五日晨过上海,风速达每小时六十四英里。棚户房屋多被吹去,据初步报告,倒塌房屋压死十余人,又加以骤雨高潮,闸北、虹口均浸水,无家可归者二万余人。损失之大为三十年来所未有。此同一台风于二十六日下午三点起到二十七日又在辽东半岛、旅顺、大连肆虐。据旅大行政公署的估计,旅大区遭受损失,计人员死五十四人、伤九十五人,船只沉没损坏者二百七十四只,建筑物被吹倒者五千四百间,农产品受损者三万余吨,树木折断者四万二千株,电气设备损失四百二十万元关东券(约抵人民券一千二百万元),全区合计损失总共三十六亿元关东券。旅大区不过是被灾地方的极小部分。合起上海、杭、绍、宁波及东北、华东各地农作物、住宅、交通工具、渔舟的损失,数目之巨大可以想见。

九、台风的预告

台风既能如此危害人民,我们岂可不利用科学的方法与之奋斗呢?在目前我们尚无法使台风消灭。但气象台亦已可预告台风,使人民事先防范。在收不到气象台报告的地方,也可用气象学上的知识来加以预测。台风未到二十四小时至三十六小时以前,即离台风尚有四百公里至六百公里之遥,已可见如马尾状的卷云,满布天空。此等卷云作带状,排作几条,从天边一个方向辐射而出。这辐射中心所在的方向即是台风所在的方向。待台风走近时,云就慢慢降低,从卷层云变为高层云、碎层云,风力亦渐渐增加。在上海、宁波沿海一带,夏秋之交,普通多东南风。一旦若发东北风而风力加强,气压降低,就有台风临到的可能。在大洋中轮船若见到台风的预兆,就得从风的方向来辨明台风中心之所在,然后向相反的方向行驶,来逃避台风。万一如逃避不掉,则须知台风范围内右方比向左方风力更强,危险亦更大,向台风的右方直穿经过,比向它的左方更为危险些。如图六所示,无论台风向西北或东北方向进行,它的右方风的方向与进行方向相合,所以势力格外大。左方风的方向与进行方向相背,可以互相抵消,但是要知道台风中心之所在,最好的方法是收接上海或南京的气象台报告。气象台从天气图上过去二十四小时或十二小时台风行走的方向和速度,可以预告二十四小时以后台风中心将到的地点。当然台风行走的速度和方向,随时可以更变。因此在台风当令的时节,气象台的报告,每日次数必须增加,以便台风方向、速度有更变的时候,马上就给人家知道,因此这时候各测候站观测的次数和通报的时间,也必须增加才行。

十、三十八年七月底经过上海、大连之台风

七月二十日在北纬五十度(疑为“北纬十五度”),东经一百三十一度,帛琉岛附近发现一个热带气旋。当时尚是毛羽未丰,不能称为台风,其时正在向北移动中。到二十二日下午三时台风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在北纬十九度、东经一百二十九度,以每小时六海里的速度向西北进行。二十三日下午三时台风经冲绳岛之西,以每小时十四海里的速度向西北进行。二十四日下午九时在宁波附近登陆,二十五日清晨四时经上海,发生大风雨。登陆以后,由于国内各气象台,华东、华北、东北三区素乏联络,故台风的行踪即告不明。但知二十六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报告,台风已经其地,有向东北进行的趋势。大连人民广播电台接青岛广播,始知大连有卷入台风的危险。下午三时后大连即发狂风,初自东北来。二十七日晨转北风。最高风速,据大连《人民日报》所载,为每秒三十五公尺,即每小时六十海里,为大连三十四年来所未有。台风中心,后自大连东方过去。此次台风,华东沪杭一带与东北辽东区同受灾害。而因整个气象组织缺乏健全的系统,各台不通音问,缺乏联络,以致台风登陆以后的行踪不明。苟有统一机构,规划防范,则旅大区于二十五日即可得到警告,而能及时准备。此次旅大风灾靠旅大区党委、行政公署和市政府之努力,即日发出通令成立台风防务指挥部,于短期间之内电气、电话、铁路交通迅速恢复,工厂损失亦不致十分严重,成绩诚可赞美。但若华北或南京有主持全国气象的机构,作统盘的筹划,见有风灾早向各区警告,使有备无患,虽不能免除灾难,亦可减少灾害的程度。古人所谓事后之焦头烂额,不如事先之曲突徙薪,即是这个意思。(注:本文在旅行东北时写就,手边无参考资料,错误自所不免,希阅者谅之。)